數千億農村治污市場等待破局 著力點值得期待
數千億農村治污市場等待破局 著力點值得期待
文章部分來源:中國生態資本網
十九大再次吹皺農村生態市場一池春水。
報告兩次提及農村生態環境整治:按照“生態宜居”等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農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造成河流、湖沼、溝渠、池塘、水庫等嚴重污染。生活污水主要來自農家的廁所沖洗水、廚房洗滌水、洗衣機排水、淋浴排水及其他排水等。
u 水質特點
(1)農村村鎮大部分沒有污水排放管網,沒有固定的污水排放口;
(2)農村生活污水濃度低,變化大;
(3)大部分農村生活污水的性質相差不大,一般BOD5≤300mg/L,CODcr≤500 mg/L,SS≤500 mg/L, PH值6-10,色度(稀釋倍數)≤100,含一定量的氮、磷,水質波動大,可生化性強;
(4)不同時段的水質不同;
u 水量特點
(1)農村人口居住分散,水量相對較少,產生的生活污水量也較小;
(2)污水排放呈不連續狀態,具有變化幅度大的特點;
(3)在上午、中午、下午都有一個高峰時段。
u 難點
(1)排放分散,水量、水質變化較大,對每家每戶生活污水進行截污難度較大;
(2)農村生活污水目前幾乎無任何管網建設,如進行截污納管,工程巨大,存在許多問題;
(3)根據農村生活特點和居民生活習慣,想要徹底進行截污是不可能實現的,仍然存在地表水體受污染問題;
(4)農村地區財力狀況薄弱、農民實際承受能力較低,著重應該考慮適合農村特點和實際的污水處理適用技術。
2017年10月23日的記者見面會上,環保部部長李干杰也算了一筆農村生態市場賬:2008年至今,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中,中央財政投入375億元,整治11萬個村莊。2020年將完成20萬個村環境綜合整治,即覆蓋我國1/3左右行政村。

2015年4月,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到2020年新增完成環境綜合整治的建制村13萬個。
另據相關文件初步測算,為完成中央近年部署的農業、農村環境污染治理任務,到2020年農村環境治理產業產值將達2000億元,創造出巨大的市場需求。
1 農村環境改善緩慢,環保企業難以大資金投入
自中央提出建設“美麗鄉村”之前,一些先知先覺的環保企業,已率先布局農村市場。尤其污水處理行業,桑德國際、碧水源等龍頭企業做得可圈可點。
不過,這塊蛋糕看起來誘人,可吃起來卻并不可口。
據筆者行業觀察,我國農村生態市場總體上仍處于“畫餅”階段,原來在城市生態市場順風順水的環保企業,進入農村市場后出現水土不服現象,致使企業后期推進乏力,市場主體一方望穿秋水,另一方卻躑躅不前。
我國有約60萬個行政村,250萬個自然村,星羅棋布,分布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各種地形區上。市場分散,企業難以創造規模效益。如生活污水處理市場,若所有村莊全部鋪設污水網管,建立污水處理站并不現實。
根本問題還是資金問題。規劃財務司有關負責人坦陳,農村環境治理資金投入和運行模式仍然以各級政府為主,市場主體和社會資金參與度并不高,農村環境治理效率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2 社會資金圍觀
社會資金圍觀,部分環保企業遭遇市場瓶頸,既有客觀國情原因,也有市場機制因素,一定程度上反映農村生態防治市場還不成熟,仍需要政府和企業精心培育。
沒有城市的各種成熟配套設施和政策,環保產業在鄉村必然步履蹣跚。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系統工程,污染防治是其中重要一環,政府應加強農村基礎建設,水、電、網、路等齊頭并進,為企業運營保駕護航必不可少。
環保企業進軍農村市場需要政府環保機制配套跟進。地方政府應盡快完善農村環境治理的機制,改變政府在農村環境領域公共管理職能長期缺位的狀況,充分發揮市場在農村環境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十九大報告在生態體制改革整體布局中稱,“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未來的法律法規制定中,必將涉及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問題。
中國農村千差萬別,不能“一刀切”推行一個模式,特別是一些縣域面積大、經濟欠發達的縣市。再比如,平原村、山村、漁村,村落規模和自然環境差異極大,因地制宜才是更好的選擇。
“活水接觸氧化生態塘技術”是在傳統生物接觸氧化塘法的基礎上,通過人工強化作用,在塘中安裝河湖水質原位凈化機和生物填料,種植水生植物投放水生動物等,并建設人工浮島,最終形成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農村污水通過溝渠順勢流入低洼池塘中,對進水進行集中處理的同時打造良好的生態景觀效果。
該技術系統構成包括:
微生物系統(生物載體,生物膜技術)
水生植物系統(水生植物、人工浮島)
水生動物系統(慮食性魚類等)
人工曝氣充氧、推流作用(河湖水質原位凈化機)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對比

(1)微生物系統


(2)水生植物系統
在塘內設計生態浮島或部分岸邊水生植物,利用生態工學原理,可以通過植物根系的吸收作用輔助工藝對水中的營養元素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同時,其能夠打造良好的景觀效果。
1)種類多樣
千屈菜、黃菖蒲、美人蕉、水蔥等
2)主要功能
景觀提升作用;
吸收水體中的養分物質,輔助凈化水質、修復水生態環境
3)原則
堅持“以本土植物品種配置為主”的原則,因水制宜。

(3)水生動物系統
1)種類多樣
主要有鰱魚、鳙魚、鲴魚、河蚌、螺螄、蝦類等
2)主要功能
生態鏈得以強化,從而形成微生物修復—浮游生物修復—魚類修復體系
濾食水體中藻類

活水接觸氧化生態塘通過上述技術手段,在水體中構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通過微生物—植物—動物完整的系統,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集中處理。
該系統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優點,并且可以通過調節設備的開關機實現水體厭氧與好氧的轉換,從而利用生物膜對水體中的氮磷等營養元素進行降解,結合水生植物、動物等共同作用,凈化水體,并且在寒冷的冬季,污水在流動的情況下也會減小凍結的可能性,因此大大提高了污水的凈化程度,可以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廣泛應用。
版權所有,請勿抄襲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黑臭水體治理要尊重河流生態的自然規律
- 黑臭水體治理資金向生態傾斜,但更要注重水質的治理!
- 我司HDP技術被錄入住建部 《城市生態修復先進實用技術與產品目錄》
- 《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印發
- 數千億農村治污市場等待破局 著力點值得期待
- 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佳業環保助力黑臭水體治理
- 黑臭水體治理莊嚴承諾:先行示范,不達標不要錢!
- 萬達600多億轉手給融創的文旅項目 佳業佳境充當人工湖景觀打造的幕后英雄
- 黑臭水體治理屢屢失敗告終 為什么?
- 消除黑臭只需10天!在秦皇島再次得到證明
最新資訊文章
- 北京2022年冬奧會組委會駐地首鋼秀池水質提升工程
- 微生物對河道黑臭水體的凈化作用
- 黑臭水體治理要尊重河流生態的自然規律
- 黑臭水體治理資金向生態傾斜,但更要注重水質的治理!
- 我司HDP技術被錄入住建部 《城市生態修復先進實用技術與產品目錄》
- 水發攜手佳業,漸進佳境
- 《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印發
- 數千億農村治污市場等待破局 著力點值得期待
- 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佳業環保助力黑臭水體治理
- 景觀湖有沒有必要建設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