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富營養化防治之除藻的主要措施
藻類的處理方法大致分為物理方法除藻、化學方法除藻和生物方法除藻。
1.物理除藻方法大體又可分為工程除藻和直接物理除藻。工程除藻主要是采用引水換水、底泥疏浚、圍隔攔截等工程。直接物理除藻主要指機械清除、吸附、曝氣和氣浮、磁聚除藻、超聲波和電磁波除藻、遮光、過濾、人工打撈等多種方法。
人工打撈收獲藻類是控制藍藻總量最直接的方式,能有效減輕局部水華災害,在收獲藻類的同時起到輸出營養物的作用,減輕藻體死亡分解引起的藻毒素污染。由于人工打撈收集手段落后,時間有限,導致效率低、費用高。機械除藻是將藻類從湖泊中移出的一種機械方式,一般應用在藍藻富集區(借助風向、風力等將藍藻圍欄集中在某一區域),采用固定式除藻設施和除藻船對區域內湖水進行循環處理,有效清除浮藻層,為化學或生物除藻等措施的實施創造條件,可以作為輔助措施。
2.化學方法:是用殺藻劑殺死藻類。這種方法適合于水華盈湖的水體。殺藻劑將藻殺死后,水藻腐爛分解仍舊會釋放出磷,因此,應該將被殺死的藻類及時撈出,或者再投加適當的化學藥品,將藻類腐爛分解釋放出的磷酸鹽沉降。目前,常用的殺藻劑主要有硫酸銅、高錳酸鹽、硫酸鋁、高鐵酸鹽復合藥劑、液氯、ClO2、O3和H2O2等。利用化學殺藻劑除藻雖然效果顯著、見效快,但必須慎重使用。
3.生物方法:又分為微生物方法和生物生態方法。微生物方法治理藍藻原理:利用生物裂藻劑或藍藻生物抑制劑破壞藻體細胞,使細胞正常代謝終止,最終藍藻死亡并沉于水體底部。利用水體底部土著微生物菌群(主要指光合細菌、乳酸菌和硝化細菌等)分解死亡的藍藻,并將其最終轉化成氮氣,完成脫氮。生物生態方法主要是利用食用藍藻的鞭毛蟲、變形蟲、纖毛蟲等原生動物和三角蚌、鰱魚等水生動物去除藍藻,種植挺水植物、浮葉植物(如巨紫根水葫蘆)等水生植物抑制水體中的藍藻的生長,從而使水體得到凈化。
版權所有,請勿抄襲
同類文章排行
- 微生物對河道黑臭水體的凈化作用
- 景觀湖有沒有必要建設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人工景觀湖水質惡化之水體富營養化
- 景觀水處理:藻類發綠去除方法
- 景觀水處理:控制氮磷還是控制藻類?
- 景觀水處理:效果成敗的核心是處理速度
- 景觀水有哪些污染物?
- 中水為什么不適合于景觀水?
- 水體富營養化防治之除藻的主要措施
- 景觀水生態技術與應用——水生態修復交流實錄
最新資訊文章
- 北京2022年冬奧會組委會駐地首鋼秀池水質提升工程
- 微生物對河道黑臭水體的凈化作用
- 黑臭水體治理要尊重河流生態的自然規律
- 黑臭水體治理資金向生態傾斜,但更要注重水質的治理!
- 我司HDP技術被錄入住建部 《城市生態修復先進實用技術與產品目錄》
- 水發攜手佳業,漸進佳境
- 《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印發
- 數千億農村治污市場等待破局 著力點值得期待
- 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佳業環保助力黑臭水體治理
- 景觀湖有沒有必要建設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