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體治理的基本思路研究
文章出處:佳業佳境網責任編輯:佳業佳境作者:佳業佳境人氣:-發表時間:2015-08-25 12:00:00 版權所有信息
所謂“黑臭”,主要屬于環境景觀、物理指標范疇。是指在視覺上河流水體呈現因污染而產生的明顯異常顏色(通常是黑色或泛黑色),同時產生在嗅覺上引起人們感覺不適甚至厭惡的氣味,是水體感官性污染最常見的一種現象。

城市河道的黑臭治理遵循“外源減排、內源清淤、水質凈化、清水補給、生態恢復”的技術路線。其中外源減排和內源清淤是基礎與前提,水質凈化是階段性手段,水動力改善技術和生態恢復是長效保障措施。
外源阻斷主要是采用截污納管和面源控制,內源控制則是清淤疏浚。在此基礎上,如何提高水體自凈能力方是黑臭水體治理重中之重。

黑臭水體治理的關鍵是改善水體的溶解氧狀態,使水體由缺氧/厭氧恢復到富氧狀態,因而曝氣充氧是必不可少措施。采用水下射流曝氣方式在黑臭河道中進行曝氣增氧,不但可以擴大了水域溶氧范圍并提高氧的利用率,而且還減小了環境噪聲的產生和對景觀的影響。
對引起發黑的FeS、MnS等沉積物和發臭的CH4、H2S、NH3等氣體的降解,通過河道土著微生物原位修復實現。微生物凈水是利用微生物在一定的條件下進行消除或富集轉化固定環境污染物,從而修復污染水體。
微生態活水(HDP)直接凈化工藝就是以曝氣充氧和土著微生物凈化為核心,對黑臭水體進行治理,在故宮筒子河、天安門金水河、釣魚臺國賓館和海口白沙河等眾多河道項目中均有很好的應用。
微生態活水(HDP)直接凈化工藝
版權所有,請勿抄襲
同類文章排行
- 微生物對河道黑臭水體的凈化作用
- 景觀湖有沒有必要建設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人工景觀湖水質惡化之水體富營養化
- 景觀水處理:藻類發綠去除方法
- 景觀水處理:控制氮磷還是控制藻類?
- 景觀水處理:效果成敗的核心是處理速度
- 景觀水有哪些污染物?
- 中水為什么不適合于景觀水?
- 水體富營養化防治之除藻的主要措施
- 景觀水生態技術與應用——水生態修復交流實錄
最新資訊文章
- 北京2022年冬奧會組委會駐地首鋼秀池水質提升工程
- 微生物對河道黑臭水體的凈化作用
- 黑臭水體治理要尊重河流生態的自然規律
- 黑臭水體治理資金向生態傾斜,但更要注重水質的治理!
- 我司HDP技術被錄入住建部 《城市生態修復先進實用技術與產品目錄》
- 水發攜手佳業,漸進佳境
- 《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印發
- 數千億農村治污市場等待破局 著力點值得期待
- 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佳業環保助力黑臭水體治理
- 景觀湖有沒有必要建設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