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將升級6個飲用水源地 固城湖水面禁止人工養殖
原文:
日前,記者從市水利局獲悉,今年我市計劃投資近5000萬元,對6個飲用水源地工程進行達標建設。
今年動工的6個飲用水源地保護工程,3個在長江沿岸,分別位于江寧區子匯洲、浦口區的橋林—江浦、棲霞區八卦洲遠古水廠。3個在湖泊水庫,分別是溧水區方便和中山水庫、老鴉壩水庫和高淳區固城湖。市水利局水資源處負責人介紹,投資主要用于水質監測、污染源搬遷、清淤清障、生態修復和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其中,水質監測方面,設置6個自動監測站,24小時測水質,主要監測水溫、pH值、溶解氧、電導率、濁度、高錳酸鉀鹽、氨氮等指標,確保水質符合飲用水標準。
污染源搬遷也是工程重點。市長江河道管理處主任張文新說,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標有一條“硬杠杠”:取水口上下游各500米不得有任何污染源。這次提檔升級,將對沿江化工、冶金、電力等行業排污口進行調查摸底,進行封堵和搬遷,減少工業污水排放對自來水廠取水口的影響。
記者采訪得知,清淤清障、生態修復和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由于面廣量大、點多線長,成為飲用水源地達標建設的重點。如方便、中山、老鴉壩3座中型水庫以及固城湖,均是溧水、高淳兩區居民喝水的水源地。與長江流水不同,水庫、湖泊蓄水流動性差,一旦受到污染恢復很慢。從近年來水質監測情況看,影響水體質量的罪魁禍首是富營養化,導致水草瘋長,夏季高溫水面會出現藍藻。這次主要采取對水庫、湖泊周邊農業面源污染進行控制,水面禁止人工養殖,減少磷、氮和農藥等殘留物流入水體;對水庫、湖泊周邊裸露山體、丘陵,采取生態隔離措施,進行綠化和生態修復,種植樹木、灌木、草坪以減少水土流失;對流入水庫、湖泊河流的水中垃圾、漂浮物、水草進行打撈,對河道進行清淤、疏浚、截污,不讓臟水流入。(呂寧豐)
評論:
今年,南京市水利局預計投資5000萬用于水質監測、污染源搬遷、清淤清障、生態修復和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而針對改善水體質量問題,主要是通過截污、清淤、疏浚等措施。這也是目前大多數治理水體污染的方式。
我國水體污染治理基本是水利部門主導的,目前主要采用一些水利工程措施進行治理,如截污、清淤、換水、駁岸美化等;由于存在偷排和雨污合流問題,無法保證徹底截留污水入湖,一旦污水進入河流,則清淤、換水、駁岸美化等措施就完全無能為力。所以上述治理措施只能算是河流治理的第一階段,而且是輔助階段,沒有觸及水體污染的根本。
為治理河湖的第二階段,佳業佳境公司的HDP河湖直接凈化技術,便是在湖中構建水凈化系統,將湖中的污染物“消化”,從而恢復河湖生態系統。標本兼治,方是恢復河湖水環境的良藥。
版權所有,請勿抄襲
同類文章排行
- 水發攜手佳業,漸進佳境
- 黑臭水體治理市場巨大 消除國內全部建成區或需超數千億
- 南寧:“海綿城市”的建設成果逐步顯現 五象山莊成標桿項目
- 東莞:中堂廣場人工湖水草泛濫成災
- 貴州:人工湖治理好了,維護要跟上
- 北京即將進行中小河道治理工程
- 廣東:淡水河污染整治投資數百億,河水仍是劣Ⅴ類
- 杭州:黑臭河道進行生態治理,效果佳
- 上海:虹口中心城區進行河道水體生態治理研究
- 南京:玄武湖投放25萬尾魚苗用于藍藻治理
最新資訊文章
- 北京2022年冬奧會組委會駐地首鋼秀池水質提升工程
- 微生物對河道黑臭水體的凈化作用
- 黑臭水體治理要尊重河流生態的自然規律
- 黑臭水體治理資金向生態傾斜,但更要注重水質的治理!
- 我司HDP技術被錄入住建部 《城市生態修復先進實用技術與產品目錄》
- 水發攜手佳業,漸進佳境
- 《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印發
- 數千億農村治污市場等待破局 著力點值得期待
- 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佳業環保助力黑臭水體治理
- 景觀湖有沒有必要建設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您的瀏覽歷史


